Views: 32
: 润涛阎 孔子、朱熹、古迷、贝苏尼各位好! 2004-10-19 18:50:00
(一)孔子曰
孔子的原话应该是这样的: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
(二)朱熹注
“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份,安谓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君弱臣强,互生嫌隙,则不安矣。均则不患於贫,而和则不患於寡,而安则不相疑忌,而无倾覆之患。”
朱上面的意思不是贝网理解的那样。
润涛阎翻译如下:
“寡”=民少,“贫”=财乏,“均”=各得其份(100两银子10个人分,每人10两),“安”=上下相安。
季氏想去攻取颛臾,目的是夺取更多的百姓和财富,以为这样就可以解决鲁国内部的人口太少和财富不足问题。孔老夫子认为鲁国的问题一是民少;二是分配不均;三是君弱臣强互生嫌隙,政权不稳。如果分配的均,贫并不可怕,有了均,贫并不会带来灾难;
如果大家以和为贵,人口少不会大难当头;如果君臣相安互相团结,就没有亡国之危。
原文:
哀公问於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盖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这一段讲的也是经济,暗指老百姓与官员的贫富差距和民生问题至关重要。“彻”指“十一之税”,即百分之十的税率;“二”指百分之二十的税率。哀公说的“用”指财政收入,有若让他将所得税降低到百分之十,他说,“我抽百分之二十还闹财政危机,你让我降低税率,不是更要我盒儿钱了吗?”有若说,“老百姓的财富多了,您抽的税也多;老百姓没钱,您就得少抽。”
润涛阎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这些财政收入统统用于官僚机构,没有九年制义务教育也没有公费医疗。贫富差异便从此项产生。这是我给出此文的原因。我以为大家都明白个中道理。因为听说此坛都是学贯古今的高手。
为什么孔子强调均贫富?因为大家都穷你跟谁造反去?在那时甚至后来的两千多年,中国人并不知道大海那边的欧洲人是穷是富,所以只能跟自己能见到的比。最多是跟过去比(纵向比),但老百姓知道“风调雨顺”是老天爷掌控的。只要不出现分配不公有穷有富,老百姓再穷也不造反。中国历史上的百姓造反都是因为他们遭到老天
爷不给风调雨顺的灾难时看到有贪官污吏而顺天意揭竿而起(除了陈胜吴广,因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后来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还有就是义和团,因为他们是反洋人)。
(三)古迷
古迷先生竟然把这么简单的古文翻译成均与不穷有因果关系。10个人,100两银子,每人10两。你认为人就不贫穷了?还是不富裕了?我从这里说的“贫”是指孔子担心“贫”而造反。没贫没富也就是“均贫富”,这样才能天下太平。这就是“宁肯不富、不能不均”。
均了就没贫也没富,这难到还需要圣人解释?圣人有你的水平才说这种废话。人家讲的关键是那个“患”字。自古以来,这患字只有一解:用英文就是suffer。“不患穷而患不均”,就是说不是“穷”而是“不均”能给社稷带来灾难。有因果关系:“因”是“不均”,而“果”是“患”。这也就算了,可还骂我“不是逻辑就是理解有问题。”阁下“古”到哪里去了?只古到中共党史?两千多年来哪朝哪代不把“论语”理解的透彻?要是几千年的文人都搞错了,唯有古先生说的对,润涛阎绝对要挺阁下一把。因为本人对真正的独立思考者刮目相待。您骂润涛阎“不是逻辑就是理解有问题。”该让我说什么好呢?
这两千四百年来对此圣人之言并无理解上的争议。只是朱熹在“不均矣”前用了一个“则”字使贝网无法理解。朱熹的书有不少类似的笔误,古人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他只能称为“亚圣”。但他的解释通盘考虑就没问题。比如他给出了“贫”、“寡”、“均”的解释在前。朱熹的书还是比孔子的书简单明了。
记得有一本书专门提到朱熹“则”字的解释并为朱熹辩护。文章说,因为人口少,比如10万人养一个政府,政府官员的收入不变,百姓就很穷;如果同样的政府由500万人养着,官员与百姓就没有不均富的问题了。所以,朱熹才用“则”字。孔子认为,百姓少时,
官员就要减少收入。跟百姓同甘共苦,以消灭财富不均。但我认为,朱熹如果多说一句就把“则”字给讲通了。或者干脆用“且不均”代替“则不均”就没有误解问题了。
为何贫不是隐患而不均才是隐患呢?大家都穷,官员与百姓同甘共苦,老百姓怎麽会造反?所以孔子反对苛政。苛政就是指高税收。税收的钱进官员腰包,而造成贫富不均。把这些加在一起就是“宁肯不富不能不均”
过去的孔子反对对外用兵来掠夺财富,后来的日本就彻底抛弃了孔子思想而发动战争。再次谢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