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论坛(七):AI时代的子女教育

Views: 7

【编者按:

AI LLM的广泛应用,留给人类的工作机会会逐渐减少。尤其提供给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会在未来几十年断崖式地下跌。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如何教育孩子,帮助他们准备及生活于全新的社会?老阎旧文《存活\生存\与生活—如何教育孩子》及《如何在家里给孩子定规矩(“家规”)?》提供了一些思路。

老阎的预测:

“AI一步步代替人类的所有活动和功能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医生、律师、法官、总统等等机器人犯错少,公平多了,必然取代生物人。”

“所有高智商的人类活动被机器人取代是必然的。也许用不了一百年,这一平等也会实现。”

“当人人都不需要为五斗米劳作,读书是爱好,不是求饭碗的工具,考试不是那么关键了。高智商的活、体力活都由机器人去干。我们很快就会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了。这个智能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不是几百年后,最多几十年甚至更短。”

本文总结了老阎文中的观点并做了延伸,请在评论区讨论提出你的看法。“”内容为老阎原话。

文章编辑及撰写:大智若愚33】

 

总结一:孩童时期家长需要避免训练孩子的专注,以及专才思维导致的头脑窄化。

AI时代,通过选定一个专业接受高等教育而谋求工作机会的路子越来越狭窄。因为只懂得单个行业、单个业务流程的螺丝钉甚至螺丝刀是最容易被AI取代的物质与精神领域的原创能力, 以及高超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是AI的短板。而原创能力的发展需要避免儿童时期头脑窄化,即不要培养专才而是培养通才。原因:

“要让孩子有“生存”的强大本领,就要训练他们去集中思想、去专注。但是,一旦头脑能够专注以后,它就变得很少有觉知了。觉知是指有意识但并不集中的头脑,觉知是对正在发生的一切的一个意识。专注就是屏弃专注对象以外的一切东西,这是一个头脑狭窄化的过程。“

“儿童一开始是不集中的,他们的意识向四面八方敞开著,任何东西都在不断地进入,没有什么东西被屏弃。儿童敞开著一切感觉,每一种感觉都被纳入到他的意识中。儿童的还没有被制约的头脑是一个流动意识──一个感觉的流动。【如果父母和学校鼓励儿童专注某一学科或领域,必然导致孩子的头脑窄化】,孩子的头脑一旦狭窄化了,他/她就会变得特别意识到某一样东西,而同时对其他事物毫无意识。头脑窄化得越小,它就越能取得“成功”(考上名牌大学),就会变成一个“特殊人才”,将来变成一个专家。“

“但是,整个事情就会是:你知道得越多,你的意识就越少。”

“一个由于应付“生存”竞争的原因而使头脑高度狭窄化了的个体是无法使用一个完整的头脑的,大部分就会变成无意识。作为未曾发挥的潜力、未曾利用的可能性、未曾经历的冒险,余下的这个无意识部分将永远在那里。这些“成功者”由于窄化了意识,而屏弃了头脑本来具有的许多能力。从人才学角度看,今天的顶尖人才、大师级的人物绝不能靠通过给孩子头脑过分狭窄化而实现的。“

“创造力的源泉来自于被压抑的部分、无意识的部分得到了充分利用。而只有这样,人的创造力才能发挥出来。化学家获得物理学诺贝尔奖、物理学家获得化学诺贝尔奖的道理就在于此。“

总结二:儿童时期的教育,家长能够做的就是帮助孩子:

自幼养成勤奋的习惯,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且不限科目,培养锻炼孩子与人交往能力,以及养成遵守社会公德不抱怨别人的习惯。

总结三从小培养孩子的广泛的乐趣,让他们学会生活(life)—在生存的基础上,享受着广泛的乐趣

定义:

  • 存活(survival)—是指在逆境或者残酷的环境中活下来。
  • 生存(living)—是指虽然有死亡威胁,但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大,只是活得无比艰辛。
  • 生活(life)—在生存的基础上,享受着广泛的乐趣。

因为:“所有高智商的人类活动被机器人取代是必然的。当人人都不需要为五斗米劳作,读书是爱好,不是求饭碗的工具,考试不是那么关键了。高智商的活、体力活都由机器人去干。我们很快就会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了。这个智能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不是几百年后,最多几十年甚至更短。包括医生的手术很快就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

“当机器人取代大部分人力后,劳动(体力和脑力,有报酬和无报酬的)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否则吃不下去,胖得走不动,就必须找活干。是为了生活,而非为了钱或地位。”

未来社会UBI发放给大众以保障其基本生存权,劳动不是维持生存的必然手段。如何生活,让人生过得有价值,就需要孩童时期让孩子尝试各种兴趣,找到一生都能享受并喜悦的兴趣。

讨论主题:

1、你是否认同以上总结。谈谈你的看法。

2、 除了以上三点,你认为还有哪些事情家长可以做?

订阅
提醒
0 评论
最新
最早 最高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