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涛阎:高学历杀人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修正

Views: 721

【编者按:UNC Chapel Hill博士生杀人事件和Florida州的化学博士生下毒事件并非偶然,两个事件不是华人第一次行邪恶之事,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因为“严重缺乏人文教育的恶果还在后头。我们可以慢慢看到的。”

本文编辑汇总了老阎的三篇文章,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角度深入分析了这些悲剧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从北大毕业的四个杀人犯谈婚嫁与儿童培养

是教育系统出了问题,不是理科生的问题

锻炼孩子的逆境生存能力很有必要

 

文章编辑及撰写:大智若愚33】

 

 

动物植物微生物也包括人类所有的性状、行为都是由基因控制的。人的细胞里有两套染色体,就是两套DNA,一套来源于父亲,一套来源于母亲。某些性状表达了父亲的DNA,在另一些性状上表达了母亲的DNA。环境通过修饰DNA,就可以改变你本来的性格,比如一个人跟其父亲一样自私,但环境因素可以让TA变成其母亲不自私的特性。如果一个人父母都是极端自私的,那环境很难改变TA自私的个性

除了遗传基因,环境,尤其是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会导致基因的甲基化。环境因素可以通过修饰DNA而改变性状。DNA顺序还是那个顺序,没被编辑,但被甲基化了。甲基化后的DNA,表达便受到影响。这是简单的环境因素能影响人的特征、改变人的性状的方式。甲基化就是把DNA某地方加上甲基便可令该基因不表达(作废)或原来不表达的进行表达。

 

学校教育 – 根源及解决方案

 

中国的文科教育,也没有人文教育,也没有人道方面的教育,都是为了高考作文而学习,大学就是为了拿个文凭党的政治课教育想培养出来的人才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听话的将来能干活的工具。不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下,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甚至理性教育,都属于地地道道的功利教育,都是混碗饭吃的途径。即使文理不分开,只要是高考分数定终身,就不会阻挡卢刚、李天乐这样的杀人案件发生。您也许不信,我绝对相信。而且越是名校,父母在推孩子只读书的力量就越大,孩子的畸形心理发育就越严重

中国的教育,不是让学生懂得社会学知识,因为那样就是培养党的掘墓人,所以,党不干。关键还是党这个毒瘤。一党专政才是根本的根本。在海外,也有不少中国人按照国内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

澳大利亚的对比研究发现中国的孩子严重缺乏自制力。而很少中国人包括海外的学者明白自制力(SELF-CONTROL、SELF-DISCIPLINE)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却乏SELF-CONTROL的人基本上个个都是IRRATIONAL,EMOTIONAL AND IMPULSIVE一旦心理出了问题,加上人生观的扭曲,自杀或杀人也就顺理成章了。统计表明:中国的青年人自杀率世界第一。

政府不想培养有独立思考的自由主义者以延长一党专制的制度,这样的孩子,越是分数高,越是名校出来的,就越没有人文思想和道德情操,甚至以自己为中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古人把才与德的关系说得非常清楚了,读书好的人与没有读好书甚至没读过书的人分为四类:

有才无德;有德无才;有才有德;无才无德。

可见:才与德不平行,也不互斥。按照对社会的危害来说,其排位是:

有才无德>无才无德>有德无才>有德有才

也就是说,名校即使录取不到有德有才的,那也不能录取有才无德的,因为这些人比无才无德的糟糕,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在“无才无德”与“有才无德”中选择,北大清华应该选“无才无德”的,至少比“有才无德”的对社会的危害更小。即使都是贪官污吏或学术骗子,其程度有差异。

记得李宗仁在他的回忆录里评论蒋介石时有一段算数式“量”的描述。他说,人的才能要永远低于道德,道德要永远高于才能。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可悲的,一旦有权便祸国殃民。中国名校录取的学生与德、修养无关,这才是教育的悲哀。只看分数,就是只认同智商,而对情商不屑一顾。而即使对于个人成功来说,情商要比智商重要得多,跟别说缺乏情商培育而引发自杀、杀人、造假、腐败这些社会问题了

那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良好的教育与是否毕业于名校无关。

“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感受过仁爱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真理世界,从来没有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人生问题,从来没有一个让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体育运动,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过真正良好的教育。”

上面这段话引自于菲利普 B . 泽里库

“If a person has never felt the radiant shower of charity, has never walked into a rich and beautiful world of truth, has never had a book that excites him/her and never reads it, and has never thought hard about life. The problem is that there has never been a sport that allows him/her to enjoy it and forget to sleep and eat. There has never been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There has never been a deep awe of the diversity and harmony of the natural world, and has never been sent to the splendid culture created by mankind. A heartfelt admiration… Then, he/she has not received a really good education.”

The above passage is quoted from Philip Zelikow

一句话,面对逆境时你不能从容,遇到困难时你不能微笑,遭受不公时你不能淡定,不认同劳动光荣而只知道索取不积极奉献,那你就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与你是哪所学校毕业的无关。学校的名声只是你的衣服,看上去华丽,一旦接触才知道内在的价值。不夸张地说,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的技校,还没有大学。大学的特征是能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人文精神的人才,而非有操作技能的理工科机器人和人云亦云给当权者拍马屁的奴才文人。

 

家庭教育- 根源及解决方案

总结:自制力缺乏是第一步。没有了自制力,也就只读书,读死书,因为干别的不舒服。不干别的,就以为读好了书考高分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了。在温室里长大后,就抱怨别人不像妈妈那样给自己筑造温室。一旦遇到挫折,就爆发,就报复,就杀人。但最原始的原因是童年时没有经历过苦难,在温室里泡大的

人的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话,那文化差异才是社会制度差异的根本。自幼被美国人领养的中国孩子,长大后跟美国人没有差别。所以,幼年的家庭教育环境很重要。由于孩子有极强的模仿力,他们的行为习惯基本上是靠模仿大人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虽然说性格是天生的,但行为习惯则是在后天环境下养成的。所以,如果孩子的行为举止有问题,那就可以在他的父母身上找到线索。把一个小孩子放在母狼那里,孩子就跟着母狼学叫唤,成为狼孩。“身教重于言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华人对如何教育孩子很着急,但绝大多数是想找到孩子爬藤成功的经验。事实上,爬藤重要,那也远比不上如何做人重要。教给孩子如何做人,才是第一位的。中国国内还是用一次高考分数决定是否进名校,是非常荒唐的。知道如何做人的孩子才是第一项被录取的条件。北大毕业的杀人犯,比如在美国的就有毒杀丈夫的李天乐、枪杀导师同学系主任校长的卢刚,他们的父母当初应该教育他们如何做人,而非如何考入名校。其实孩子内心阳光、善良加上勤奋,有一个平安的人生,就是当父母的幸福,也是责任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顺心。但有的人能够坦然面对不公、不平、甚至不幸,因为他们有极强的自制力。而有的人自制力过低一旦有挫折便来个鱼死网破,受了委屈就要报复。卢刚就是因为那点小事,老板本来特别喜欢他的,只是来了个更让老板喜欢的山林华他就受不了了,就要杀掉5人才解气。想想看,留有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看得稍微远一点,就能度过难关。

自制力低下是从小逐步养成的习惯。越是娇生惯养的孩子,长大后自制力越低。澳大利亚的一位社会学家看到了中国提供了独生子女生态环境,便开始了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这个研究是跟中国同事合作。就是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做同样的儿童试验:告诉孩子们,你眼前就是你喜欢的巧克力,但如果你能熬到 15分钟,你能得到很多巧克力。你如果熬不到15分钟,你就只有眼前这一颗巧克力。孩子们都明白熬不到15分钟的后果很糟糕,但有的人就是熬不到便拿起眼前的巧克力吃了。这项研究结果是:澳大利亚的孩子有80% 能熬到15分钟,而中国的孩子熬不到15分钟的高达66% ,熬到15分钟的只有34% 。这个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小孩子这一代人其自制力低得吓人。

从小就缺乏自制力的孩子长大后很难有高的自制力。因为他们已经把眼前的舒服当成习惯。也就是说,自制力低的人习惯于“眼前怎么舒服就怎么来”,而不顾及远期目标。眼前玩网舒服就在上班时也玩网,眼前吸毒舒服就吸毒。绝不是这些人不知道上班玩网的坏处和吸毒的后果,而是忍不住。

社会学家们给出了自制力低下的人很多特征,比如缺乏宽容别人、没有远大目标、心胸狭窄、贪玩、自私、丧失自尊,等等等等。自制力低下的人绝不缺乏远大目光!而是他们不能控制住眼前的行动。不顾后果,连自己的孩子的未来都葬送了也无法制止住。不仅对自己的未来自暴自弃,对自己孩子的未来也不管不顾了。自制力几乎为零。

不同于前人给出的罗罗嗦嗦的定义,本人在此提出润涛阎第十一定律:

自制力低下的人其表现特征只有一条: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这里的舒服当然是指眼前。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1. 孩子在婴儿时期不抱

业余儿童心理学家润涛阎认为:人的自制力不仅仅是从婴儿开始的,而且是在儿童阶段定型的!美国人是不提倡抱孩子的!如果你从不把婴儿抱起,Ta 就不知道被大人抱着舒服。所以,要在婴儿几个月的时候把婴儿抱起,让孩子意识到被大人抱着比自己躺着舒服。其表现就是一旦你把孩子放下,孩子就哭给你看。这时,你就故意不抱他/她。

那您会问:这样的话,孩子会不会哭个没完?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很快就发现,哭比躺着还不舒服。也就是说,他/她只能求其次。一旦发现躺着比哭舒服,孩子就不哭了。孩子哭是要告诉你,他/她不想躺着,要你抱,他/她知道被抱着舒服。孩子认为:你听哭声比抱孩子还不舒服,你就选择抱孩子而不是听孩子哭。一旦孩子发现自己的判断是错的,便就立刻改弦更张而不哭了。这个道理,孩子非常明白,虽然孩子还没有语言能力把这个道理讲出来。

这么训练孩子的最大收获就是让孩子明白他/她必须放弃自己眼前最舒服的选择,否则就有更不舒服的结局。这就是提高孩子的自制力的办法之一。

孩子发现跟大人一个屋子睡觉要比自己睡舒服的时候,就让孩子自己睡,而不是跟大人在一个屋子里睡。孩子当然要哭闹一阵子的,但当他/她发现哭闹没有用的时候,他 / 她就做出放弃“怎么舒服就怎么来”的幻想而求其次了。这样,才能训练孩子的自制力。自制力提高后,才有自信与独立性。 要让孩子从小深深懂得:乐,在苦中寻来,才真实,才可靠。靠什么啃老、嫁得好之类的天上掉馅饼得来的乐,是虚的,有时是靠不住的。这个世界竞争非常残酷,没有好的心态很难乐在其中。

自制力低下的孩子,怎么舒服就怎么来,长大后吸毒舒服就吸毒,虽然他们知道吸毒的后果;玩游戏舒服就玩游戏,尽管他们明白玩物丧志;早上睡懒觉舒服就睡懒觉;当啃老族舒服就当啃老族。反正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哪怕知道未来的结局不好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因为“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

这个道理不仅仅是人类所具有,连低等动物甚至植物都具有。比如,你在温室里种植禾苗,不经历抗旱锻炼、抗寒锻炼、抗病虫害锻炼,一旦移栽到温室外面的大自然界,恶劣环境就让它自生自灭。由于人不是植物,有自杀与杀人的选择,一旦出了校门,遇到恶劣的竞争环境,残酷的现实会把他们彻底打翻。自杀甚至杀人也就无法避免了

科学研究表明,动物包括人,其性格特征有其分子生物学基础的。人的大脑里有无数调控机制,当孩子孩子幼年发育期,一旦不能享受怎么舒服就怎么来的信号,他的大脑就要诱导出一套适应痛苦的机制,一系列基因要表达,另一系列基因要关闭。虽然目前还没有把这些具体的基因搞出来,但科学原理告诉我们,这套机制是存在的。而且,孩童时代诱发出来的机制,一生都很难去除。如同免疫系统,那是有记忆力的。种一次牛痘,终生不得天花。不懂得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的读者,也会明白这个道理。 这个机制的优点在于:当面对困难的处境时,不那么痛苦不堪,要适应这样的环境。这本来就是个体生存的本领,只是在人类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后才受到了抑制。

所以,提高孩子的自制力要从娃娃抓起。植物的抗旱抗寒锻炼,也是从幼苗开始的。这当然不是说孩子大了自制力一点都不能提高,而是说难度比较大。

 

2. 从小经历参加体育竞赛的磨练

不论你的孩子学什么专业,从小经历参加体育竞赛的磨练,不论是勤奋方面还是面对社会不公的逆境生存能力方面,都是有利的。这就是美国藤校在招生时也要看有没有参加体育运动的经历,不是体育成绩多好,而是面对逆境时的态度,而这与是否有过磨练有关。经常经历不公平和失败的打击,面对逆境也就皮实多了。能坚持下来一项体育运动,也表明考生有耐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事实上,上不上藤校也不是那么重要,哪个学校都有好学生也都有混子。但哪个学校都害怕招到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赵承熙那样的学生。大学课程学得好学不好放在一边,一不顺心就杀人或自杀可不是闹着玩的。即使不杀人不自杀,那些无法坦然面对不公而得抑郁症的也非常痛苦

我的孩子们从小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参加体育活动,绝不是锻炼身体那么简单。不论干哪项体育,都要吃很多苦的,更重要的是,让她们不抱怨教练,不抱怨裁判。每次参加比赛,都会有自己由于紧张而失误甚至裁判明显不公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孩子们从小就接触了社会,(知道了)社会就是由很多不公很多遭遇很多苦难构成的人生舞台经历了这些,以后走向社会,就不会缺乏自制力,就不会经不起风浪。 至于比赛名次,那根本就不重要。

至于孩子们上不上藤校,上哪个藤校,都是她们自己的事。即使她们去了州立大学,我一样高兴。她们告诉我她们在大学里的分数A多于A- ,我没啥反应,只是说句很好而已。但得知她们天天早起跑步,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她们每年参加马拉松比赛,不是学校组织的,而是个人自愿报名参加的。她们从来没有得到过前几名的名誉,只是跑到差不多中间的位置,更没有报酬,还要交报名费。去年年底参加的马拉松比赛,我告诉她们,开车20个小时也要专门去给她们喊加油,来回在高速路上40个小时。其实买机票就轻松多了,而且比油钱还便宜,但想到孩子们能跑马拉松,家长绝不该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3. 父母以身作则不抱怨任何人

自制力差的人,都是在婴儿阶段就被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构筑的温室里泡大的,他们就盼望着这个世界所有的人永远都给他们提供家里的那个温室。可是这个世界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竞争十分惨烈。当自制力差的人遇到室外的狂风巨浪便会抱怨别人。所以,你只要听到 Ta 时常抱怨别人,考完试时抱怨老师,下课时抱怨室友;工作后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抱怨邻居······那就表明你爱的这个人或爱你的这个人就是一个自制力差的人。

自制力差的人,因为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需要你时也就是你能给Ta提供舒服时,Ta可以面带笑容,不需要你时也就是你不能给Ta提供舒服时,弃之如敝屣。

自制力差的人,因为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无法控制自己的眼前小小的得利而放弃前程,吃喝嫖赌偷五毒俱全的人基本上都改不了本性的,都是这种自制力差的人。你想用良心、用真诚、甚至用利害关系来疏导而改变Ta的天性,你是徒劳的。因为“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已经成为他/她的习惯,他/她的本性。江山易改(老政客也会突然间被轰下台),但本性难移。

那些天天抱怨别人的人就是温室里的幼苗移到狂风骤雨的室外时的天然反应,不是Ta们的良心有问题,而是大脑里自制力系统不健全造成的表现型。有些人遇到好处偏向自己的时候就认为理所当然,而偏向于他人的时候就抱怨。这是人的自私本性决定的天然反应,属于认知水平的问题,并非道德有毛病。然而,在如何对待不公的处理方法上,便有了道德水平上的差异。有的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导致恶性循环而酿成悲剧;有的人宽宏大量,变被动为主动,良性循环,路越走越宽。

那些自制力差的人吃完饭自己的碗筷都不来刷的,有妈妈兜着呢,因为自己坐在那里看着别人刷碗要比自己亲自干活舒服。不论是哪国人,都有自制力差的,总想着外部世界依然是妈妈给营造的温室。如果不是那个温室,就抱怨别人。需要指出的是:评论与抱怨是不同的。前者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明辨是非,与自己的利益无瓜葛;后者是把个人放在中心位置,特征就是别人都是错的,自己都是对的

做为家长,在孩子面前绝对不抱怨任何人,让孩子从小就不知道抱怨别人。我小时候从来都听不到爸爸妈妈抱怨过谁,自然就以为抱怨别人是缺德的行为。这个道理很简单,孩子从来都没见过大人裸体,孩子自然认为裸体是缺德行为。要是从小每天看到大人裸体,孩子长大后必然不把裸体当回事。习惯成自然。当我长大了知道很多家庭把抱怨别人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后,觉得我的家庭跟他人不同。我便认为,抱怨别人是一种糟糕的习惯。但那时还不知道这个习惯与自制力有关

总之,培养孩子的不屈不饶的坚强毅力、增强孩子的自制力,远远不是名校不名校所能比的。而孩子的自制力,要从小培养。靠的是身教重于言教。大人怕吃苦,逼孩子吃苦,不仅不公平,也不会有效果。你天天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抱怨邻居,孩子就会有样学样。你天天高高兴兴的样子,孩子不可能愁眉苦脸你跟孩子玩点幽默,孩子很快就超过你。不信?一试便知。

北大的四个杀人犯、清华的给熊泼硫酸、给同学下铊毒的那些人,打从离开父母或者校门那一天,很少有幸福可言的。

做为父母,你要知道你是没有能力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生的温室环境的,除非你是皇帝至少是李鹏那样的能让孩子即使只能考上中专也能成为亿万富翁或权力在握,你就不得不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以适应恶劣的竞争环境,以应对复杂的人事关系,不被大风大浪摧毁。有了自制力,也就能宽容别人,善待别人,面对困难时知道那是暂时的,能看到远处的光明。既不会把别人逼到跟你玩命的地步,也不会自暴自弃跟别人玩命。

养育孩子是个非常有趣的过程,我两个孩子没有离开过我一天,直到上大学。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小窝,让孩子幸福地成长,是不可推却的责任,但也要让孩子经历磨砺,能坦然面对不公平的对待,以提高孩子的逆境生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重要的不是体育本身,而是裁判不公的残酷无情,给孩子提供了极佳的健壮心理锻炼机会

订阅
提醒
2 评论
最新
最早 最高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2
0
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