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2130
二十五年前,初到伯明翰的我们,在朋友家的一次聚会上,非常有幸地认识了老阎他们全家。
【摊破浣溪沙】老树忆当年 冷水秋烟夕日残, 枯枝索忆雾波间。 敢问当年谁更茂? 洛神叹。 夏俯荷花心底热, 秋抛色叶玉笛寒。 有限激情无限恨, 已吹干。 — 润涛阎 2013-09-16
Views: 3001
好作品的最大特征就是 继续阅读“阎文赏析(五):只看大楼未见人”
Views: 2106
我和润涛初次见面是在1999年, 那时我刚来美国。最开始,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斯斯文文的知识分子:穿着正统的衬衫西裤,戴着颇具学者风度和能洞澈世事的眼镜,而且说话很少。 继续阅读“学生来信(三):和润涛一起共事的日子”
Views: 2410
有网友联系我,希望我能写一篇有关阎润涛先生文章的读后感。阎先生高产,一生写了上千篇的博文和小说,虽不能说篇篇珠玉,但是佳作实在太多,想单挑一篇出来还真不容易。我想了一会儿,决定还是写一篇关于学术圈的。毕竟,这和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继续阅读“阎文赏析(四):没得到诺贝尔奖的故事”
Views: 3790
我和我先生在伯明翰已经很多年,都是 继续阅读“阎文赏析(清明特辑): 写在纪念故人的日子”